第三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圆满闭幕

日期: 2016-07-20
浏览次数: 427

第三届中俄博览会14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落下帷幕。这是中俄博览会首次在俄举行,吸引了中俄两国诸多机构、企业积极参与,并达成了一系列对接合作协议与共识,为两国务实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来自95个国家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参会,其中包括190家俄罗斯企业、244家中国企业、120家印度企业、20家意大利企业,以及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波兰、芬兰、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代表。博览会分为装备制造和科技创新、日用消费、资源开发、农林、工程技术和投资、医药、金融文化旅游等7个主题板块,覆盖了中俄经济合作的各项重点。本届博览会共组织了56项商务活动,其中国家级主要活动共15项、省级商务活动41项。

倒计时.jpg

 

重 要 时 刻

7月12日,在第三届中国-俄罗斯博览会期间,黑龙江活动周哈尔滨活动日开幕式暨中俄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叶卡捷林堡隆重举行。中俄企业签署了近30份合作协议,涉及科技、金融、商贸、物流、食品、旅游、媒体合作等各个领域。

QQ截图20160720101608.jpg

7月1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中方主席汪洋与俄罗斯副总理、委员会俄方主席罗戈津共同出席第三届中俄博览会。双方共同巡馆,并与两国相关地方及企业代表进行了交流。

QQ截图20160720101858.jpg

企业负责人向汪洋总理认真介绍中央展区《梦回哈尔滨》作品所应用的3D打印技术

QQ截图20160720101955.jpg

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是从事公路桥梁施工的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就其路面施工、高纬度冻土施工方面的独到技术向大家进行深入讲解。据悉,展会开始两天内就已有十几家俄罗斯企业前来对接洽谈。

QQ截图20160720102100.jpg

QQ截图20160720102108.jpg

双方领导驻足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展位,营口港突出“营满欧”海铁联运大通道在中俄物流运输上不可或缺的作用,借助本届中俄博览会抢抓商机、寻求合作,全面推介“TEU”战略和“互联港+”战略。

 

参观期间汪副总理表示,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上个月在北京成功会晤,就进一步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两国务实合作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我此访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推动中俄务实合作发展,并为年底两国总理会晤做准备。两国务实合作潜力巨大,但还需要两国政府和企业加大努力。有中俄高水平政治关系的保障,有两国政府的大力推动,有企业界的开拓创新,中俄务实合作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QQ截图20160720102236.jpg

巡馆结束后,两国领导对此次中俄博览会的会议组织、设计搭建以及运营服务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本届中俄博览会为中国企业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为中国企业打造品牌、彰显实力、扩大影响,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一展天下愿继续为推动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尽微薄之力。

 

 

务实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重要外资来源国,俄罗斯则是中国进口能源、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去年以来,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所下降,主要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所致,双边贸易规模并未缩减,反而在提升。比如,去年中国进口俄原油超过4000万吨,同比增长28%。中国自俄进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分别增长32.1%和34.2%。两国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合作领域也在快速发展,俄罗斯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商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国。

QQ截图20160720102318.jpg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给中俄两国务实合作带来新机遇。俄罗斯联邦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库伊瓦舍夫说,中国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最重要的经贸、科技和人文合作伙伴。去年,中国与该州的贸易额达到近10亿美元。州首府叶卡捷琳堡还设立了俄中商务园,未来将扩大成为大型物流枢纽,联通中国与俄罗斯西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愿意为中国的物流和运输企业提供特别的优惠条件,并希望在机械制造、制药、旅游和会展领域与中方加强合作。

 

 

中国企业有竞争力


为参与本次中俄博览会,中国铁建、中车、北斗卫星导航、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集团等一批中方企业进行了充分准备。这些企业注重国际产能合作,其展出的先进科技创新产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洽谈、对接合作。

 

俄副总理罗戈津在与中俄企业家代表交流时说,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一些高科技项目的先行者,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取得的成就令人赞叹,这正是值得俄罗斯学习之处。俄方对与中国在高铁等方面开展合作兴趣浓厚。此外,俄中将加强在远程宽体客机、航空发动机、重型直升机、载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他表示,中国发展十分迅速,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俄对此十分关注,出于两国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希望与中国发展互惠互利、相得益彰的技术和工业合作。

当前俄整体的投资环境是鼓励出口升级、进口替代。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俄罗斯合作中心秘书长战明认为,中国企业应顺应俄政策引导和方向,发挥中国优势,包括生产管理、成本控制、人员管理等方面,帮助俄比较薄弱的轻工业、农业,提升他们的产业等级,满足其进口替代的需求。另外,俄罗斯也希望把更多的附加值留在本地,来惠及俄当地经济的发展。本土化和为当地服务的意识,也是未来中俄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的一个方向。


Copyright© 2005 - 2020 
EXPO-ONE (BEIJING)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CO., LT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